隔天睡到自然醒,起來吃豐盛的早餐,然後我跟Shannon商量今日行程,襖不過我想再去一次14年前造訪的布拉格城堡,所以今天的行程是參觀布拉格城堡

IMG_0848.JPG

布拉格城堡捷克語Pražský hrad)是位於捷克共和國布拉格的一座城堡波希米亞國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以及捷克斯洛伐克捷克共和國總統都在此辦公。這裡保存著波希米亞王國的王冠。布拉格城堡是世界上最大的古城堡[1],長570米,平均寬約130米。

IMG_0830.JPG

在進城的路上,圍牆邊就可以俯是底下的布拉格市

IMG_0834.JPG

布拉格市的房子幾乎都是紅色屋頂建築,放眼望去,"一片長紅"

IMG_0841.JPG 

驗了門票之後,我們進到城堡裡,圍牆邊的長椅上是個不錯的觀景點

IMG_0845.JPG  

聖維特主教座堂(捷克語:Katedrála svatého Víta)是捷克共和國首都布拉格的一座天主教堂,羅馬天主教布拉格總教區主教座堂,也是捷克最大、最重要的一座教堂。全名是聖維特聖溫塞斯拉斯聖阿達爾貝特主教座堂。教堂位於布拉格城堡內,是哥德式建築的精彩範例,其中有許多波希米亞國王的墳墓。

IMG_0846.JPG

南面未完成的哥德式鐘樓及金色大門,增建的部分為巴洛克式

IMG_0847.JPG  

聖維特主教座堂對於後期哥德式風格在中歐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帕爾萊勒作坊成員、帕爾萊勒家族在中歐各地設計了許多教堂和建築。特別有趣的是帕爾萊勒的網狀拱頂。中歐的後期哥德式以裝飾華麗的非凡拱頂為特色,這開始於帕爾萊勒在聖維特主教座堂唱經樓發展了自己的拱頂系統。其他地區哥德式風格也展示了驚人的獨創性和裝飾性拱頂的設計,英國哥德式的垂直風格。一個遺留的問題是受到了何種影響。一些英國藝術和建築歷史學家猜想彼得·帕爾萊勒可能在某個時候前往英格蘭旅行,研究偉大的英國哥德式主教座堂,啟發了他建造聖維特。但是,英國哥德式的使用垂直風格和奢侈的拱頂開始於14世紀末,也很有可能是布拉格聖維特主教座堂影響了英國哥德式的發展。

IMG_0850.JPG

第一座座落於今日聖維特教堂的位置的教堂是一座早期羅馬式圓形建築,建於925年,由波希米亞公爵瓦茨拉夫一世建成。在1060年擴建為羅曼式教堂,1344年查理四世下令在原教堂的基礎上建造一座哥德式教堂,於20世紀初才修建完畢。20世紀教堂更換的彩色玻璃窗為阿爾豐斯·慕夏作品。1060年,布拉格教區成立,斯皮季赫涅夫二世發現隨著信徒增加,原來的圓形建築太小,不能容納信眾,因此把它擴建為一座較大和較有代表性的巴西利卡式教堂。但是並未完全重建。大部分專家同意這是一個有3條通道的巴西利卡,有2個唱經樓和一對鐘樓與西耳堂連在一起。主教座堂的設計仿效神聖羅馬帝國羅曼式建築,尤其是希爾德斯海姆修道院教堂和施派爾主教座堂。圓形建築的南部半圓屋頂被併入新教堂的東耳堂 因為有聖瓦茨拉夫墓,已經成為捷克諸侯們的主保聖人。主教官邸建在新教堂的南側,在12世紀中葉大為擴展。

IMG_0852.JPG

今日的哥德式主教座堂創建於1344年11月21日,當布拉格教區升格為總教區時。其庇護人是主教座堂的參事會(由一名總本堂神父帶領)、總主教Arnost of Pardubice,最重要的是,波西米亞國王和未來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四世打算將新的主教座堂建成這樣一座教堂:皇帝加冕、皇家墓穴、收藏王國最珍貴的聖徒遺物,和主保聖人聖瓦茨拉夫最後安息的地方朝聖地。

IMG_0851.JPG

第一位建築師是一個法國人阿臘斯的馬蒂亞斯,召喚自阿維尼翁的教宗宮殿。馬蒂亞斯設計了總體布局,從根本上說,是法國哥德式的輸入:三個中殿的巴西利卡,有飛扶壁、短小的耳堂, 5個隔間的唱經樓和十邊形apse with ambulatory和輻射狀的小禮拜堂。但是在他生前只建成了唱經樓的東端部分:拱廊和 ambulatory。後期法國哥特的垂直修長,幾乎僵硬的比例 今天可以以此識別他的作品。

IMG_0854.JPG

1352年馬蒂亞斯死後,一位新的建築師接管了主教座堂的建造,他就是彼得·帕爾萊勒,當時只有23歲,是Schwäbische Gmünd的聖十字教堂建築師的兒子。帕爾萊勒最初只能按照前任留下的計劃,建造了唱經樓北側的聖器室和南側的小禮拜堂。當他完成所有馬蒂亞斯未完成的計劃後,開始按照自己的想法繼續。帕爾萊勒大膽和創新的設計帶來了建築上哥特元素的一個獨特的新綜合。最好的例證是他設計的唱經樓拱頂。所謂的帕爾萊勒拱頂或網狀拱頂有雙倍的(不是單個的,如經典的高級哥德式穹形拱頂的斜肋 跨唱經樓隔間的寬度。相互交叉的肋 形成一個網狀結構(因此得名),這大大加固了拱頂。它們還為天花板帶來生動的裝飾,因為聯鎖的拱形間隔沿主教座堂的長形成了有活力的之字形圖案。

IMG_0853.JPG

由於馬蒂亞斯的阿拉斯學習的是幾何學,因此在他的設計中有明顯的數學氣質,強調嚴格的比例,Parler 學習的是雕塑和木刻。他對待建築如同雕塑,好像在用石頭玩弄建築形式。他的奇特之處除了大膽的拱頂之外,還有柱子的設計(有幾乎被高級哥德式遺忘的古典的鐘形圓柱,新建聖瓦茨拉夫禮拜堂精巧的穹形拱頂,波浪形的 clerestory 牆壁,新穎的花飾窗格(沒有兩扇窗戶是相同的,各有不同的裝飾),和扶壁的blind tracery pannel。在Parler負責的建築中,雕塑起到相當大的作用,在托臂、走廊過梁、尤其是拱廊胸部都可看到,其中描繪了王室成員、聖人、布拉格主教,和兩位建築大師,包括帕爾萊勒本人的面孔。

IMG_0855.JPG

1406年彼得·帕爾萊勒去世後,他的兒子文策爾·帕爾萊勒和約翰內斯·帕爾萊勒繼續他的工作,然後是 Petrilk,他也是帕爾萊勒作坊的成員。在這三位大師的指揮下,耳堂和南側的大鐘樓,得以完工。建成的還有連接鐘樓和南側耳堂的山形牆,綽號「金門」(可能是因為上面描繪最後審判的金色馬賽克),國王們正是通過這扇大門,進入主教座堂舉行加冕典禮。

IMG_0857.JPG

我們傻傻的買了聖維特教堂南塔鐘樓門票,一人150捷克克朗

IMG_0859.JPG 

爬鐘樓的途中可以看見鐘樓的齒輪結構

IMG_0860.JPG

攀爬 287 階樓梯,登上大教堂的主樓塔,就能將最美麗的市景盡收眼底。

IMG_0863.JPG

教堂的兩座歌德式尖塔

IMG_0871.JPG

往下俯視剛剛所在的廣場

IMG_0867.JPG     IMG_0874.JPG  

從這角度可以望見前一天傍晚所去的查理大橋

IMG_0878.JPG

拉進一點看,這天的天氣比較好,應該這天下午去查理大橋拍照,效果較佳

IMG_0880.JPG

底下紅色的教堂是聖喬治大殿,也是來布拉格城堡必訪教堂之一

IMG_0881.JPG

天氣好,能見度佳,可以看得更遠

IMG_0882.JPG  

鐘樓裡的大鐘  

IMG_0888.JPG

玫瑰窗由 Frantisek Kysela 設計於1925-27年。正門上方的玫瑰窗描繪聖經中的創造故事。

IMG_0891.JPG

為何我說我們是傻傻買了門票?因為我們後來去聖喬治大殿參觀時才發現有賣聯票,有些聯票是全部都可以參觀,有些聯票是只參觀其中三個景點,不管如何,比單買一個景點門票便宜

IMG_0894.JPG

七個景點的聯票是350克朗,四個景點聯票250克朗,其他類型的門票可依個人需求再買,我們已經參觀過鐘樓,所以我看了看,選了B路線,250克朗的,包括舊皇宮,聖喬治大殿,黃金巷和聖維特主教教堂等四個景點

IMG_0895.JPG

舊皇宮位於布拉格城堡的第三中庭,與聖維特大教堂毗鄰,在原有的古羅馬建築基礎上歷經增建和修整,逐漸增加了哥特式和文藝復興式的建築,稱得上是一座見證了歐洲建築風格演繹的活化石。舊皇宮始建於12世紀,直到後來被哈布斯堡家族統治為止,這裡一直是歷代波西米亞國王的居所。與華麗的聖維特大教堂相比,白牆紅頂的舊皇宮沒有華麗的鎏金裝飾,也沒有太多的浮雕壁畫,顯得極為簡潔古樸。

IMG_0896.JPG

整座皇宮呈不對稱分佈,它經過歷任在位者的不斷修繕,一層一層地向上疊加。 現在可大致分為三層,其中最主要的是瓦茨拉夫大廳(The Vladislav Hall),它是整個皇宮的中心,從16世紀建成時起就被用作各種重要皇室活動和慶典的舉辦地,如今,捷克歷任總統的選舉儀式也在這裡舉行。 大廳的哥特式肋狀拱頂如藤蔓般交錯纏繞,十分精美,是舊皇宮建築的精髓,很值得一看。 

IMG_0909.JPG

17世紀初時的盛況

IMG_0908.JPG

皇室貴族使用的暖爐,有管線設計,不會讓煙冒出來嗆人,只有熱氣溫暖整個房間

IMG_0897.JPG

簡樸的桌椅

IMG_0899.JPG 

瓦茨拉夫大廳西南角的官邸是臭名昭著的“布拉格二人拋窗事件”發生地,1618年,保皇派的天主教徒被新教徒從那裡的窗口推落,從而引發了之後的三十年戰爭。 

IMG_0903.JPG

窗外的一隅

IMG_0904.JPG

另外,從瓦茨拉夫大廳的南牆觀景走廊上你可以欣賞到布拉格城堡花園的美麗風光,不妨駐足停留一會兒。

IMG_0910.JPG 

大廳的出口處保留了當年的騎士坡道,騎士們曾經通過這裡騎馬進入大廳,進行馬背射擊比賽。 

IMG_0915.JPG

 諸聖堂 

與瓦茨拉夫大廳毗鄰的還有諸聖堂(All Saints' Church),它由聖維特大教堂的建築師Peter Partler建造,但與舊皇宮中大多數的房間一樣,諸聖堂也在1541年的大火中受到毀壞,只有部分牆壁被保留了下來,目前看到的大部分都是後期重建修葺的結果。 諸聖堂的北側建有聖普羅皮烏斯(St. Procopius)的陵墓,牆上的圓形彩色壁畫描繪了他的生平。 諸聖堂只在周六16:00時開放,不過從瓦茨拉夫大廳便可一窺教堂內部情形。

IMG_0917.JPG

用廣角鏡可以將全景容納進來

IMG_0918.JPG

The Diet Hall

IMG_0919.JPG

聖喬治大殿(Bazilika Svatého Jiří)是布拉格城堡內最古老的教堂。由波希米亞大公弗拉迪斯拉夫一世創建於920年,973年增建了本篤會的聖喬治修女院。

IMG_0921.JPG

聖喬治教堂是布拉格城堡內最古老的教堂,位於聖維特大教堂的東面。 望見一座佇立著高聳的尖塔,用紅牆磚瓦打造的古羅馬式建築,便是聖喬治教堂。 同時也是捷克境內保存狀況最良好的仿羅馬式建築。 歷史背景這座教堂始建於公元920年,歷經破壞與擴建,但教堂的基石和兩個尖塔得以保留,最後於17世紀增加了巴洛克式樣的正立面。

IMG_0926.JPG

如今教堂已作音樂廳之用,在布拉格之春的音樂節期間,常常會在這裡舉行音樂會。 參觀導覽教堂的外觀很醒目,磚紅色的門面,看上去像由放大的積木搭成,門面最上方三角形的地方刻著栩栩如生的屠龍者聖喬治的浮雕。 

IMG_0924.JPG

進入教堂,雖教堂體量比不上聖維特教堂,但牆壁上有各種宗教題材的壁畫,夾雜著一些雕像可慢慢觀賞,《頂棚的耶路撒冷》、《聖母加冕》都是值得一看的名作。 

IMG_0928.JPG   

牆上的畫作

IMG_0930.JPG

搭配聖經故事的畫作

IMG_0931.JPG

在1142年的一場大火後重建。其巴洛克正面修建於17世紀後期。哥德式的Ludmila小教堂內安葬著這位聖徒。弗拉迪斯拉夫和博萊斯瓦夫二世也安葬在內。

IMG_0932.JPG

連側邊的小禮拜堂屋頂也有彩繪

IMG_0935.JPG

聖徒雕像

IMG_0941.JPG

各個宗教題材油畫

IMG_0940.JPG

宗教題材浮雕作品

IMG_0942.JPG

聖徒雕像

IMG_0943.JPG   

聖徒長眠於此

IMG_0947.JPG

教堂側邊小祭壇

IMG_0952.JPG

用廣角鏡才能拍的全貌

IMG_0950.JPG

 教堂屋頂(魚眼鏡頭)

IMG_0951.JPG 

預告下個景點:Golden Lan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cky Walk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