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我們所買的門票,我們接著來到黃金巷
黃金巷(Zlatá ulička)位於布拉格城堡內,是一條受到保護的中世紀風格的小巷。其街名來源於16世紀的鍊金術師,傳說他們想在這裡煉製黃金。整條街相當精緻可愛,具有童話般的外觀和柔和的色調,小巧的門和窗,低的屋頂和許多煙囪很受遊客喜愛(進入街道需要付費)。目前,這裡設有畫廊、商店和展覽,還有一個14世紀紋章的展覽館。 著名的捷克猶太作家卡夫卡在這條街的第22號公寓租住了兩年,因為這裡有一個安靜的寫作環境。
2017 v.s. 2003
1883年7月3日,在二次大戰後被喻為現代文學世界級大師的卡夫卡,誕生於梅斯洛瓦(Maislova)大街5號。 法蘭茲·卡夫卡 ( 德文 : Franz Kafka [注2] ,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是奧匈帝國一位使用德語的小說和短篇故事家,被評論家們認為是20世紀作家中最具影響力的一位。 卡夫卡的代表作品《 變形記 》、《 審判 》和《 城堡 》有著鮮明的主題並以現實生活中人的異化與隔閡、心靈上的兇殘無情、親子間的衝突、迷宮一般的官僚機構為原型。 以及有著對人物角色恐怖的追求和使角色發生奇異般的轉換在小說中都有所表現。
他一生幾乎沒離開過布拉格,或者該說幾乎沒離開過舊城,他唯一一次搬離是在1916年時,來到布拉格城堡北邊的「黃金小巷」(Golden Lane),當時身為銀行小職員的他為靜心寫作,於是在這裡租了間小房子,而《鄉村醫生》和《致科學院的報告》等短篇小說,就是在門牌22號的屋簷下誕生的作品。
儘管卡夫卡住在這裡的時間只有幾年,而這裡卻成為卡夫卡迷的最佳朝聖地,這條斑駁的石板路,兩旁都是低矮狹窄的屋舍,目前則成為一間間的店舖,店裡琳瑯滿目的商品都和卡夫卡有關。
這條猶如童話般色彩繽紛的巷道,在16到18世紀之間,可是弓箭手和低下階層百姓的聚集地,後來因為魯道夫二世(Rudolf Ⅱ)命人在此提煉黃金和長生不老藥,才使得黃金小巷有這麼美麗的名字。直到1950年後,知名的藝術家為這些每棟不超過6坪的小房舍漆上色彩,於是這條原本聚集窮人和罪犯的陋巷,搖身一變成了今日以鮮花和藝術品點綴出猶如小型藝術村的美好情景。
我們從黃金巷入口開始,見到有樓梯可以上去,我們當然是要將各個角落走透透,走!上去瞧瞧有什麼
位於各商店小舖的樓上,竟然是兵器大展,各式盔甲
有整副盔甲,還有頭盔
至於各項武器,是所有男孩男人的最愛,忍不住把玩起來
各式禮服
這應該只有女生會喜歡,會多看一眼
我想左邊那件洋裝....
轉身至盾牌區
金屬盾牌
一般士兵應該都是拿有個城徽的木製盾牌,但木製的有護身效果嗎?
各式刀劍
匕首(近身攻擊用)
長劍
槍
樓下是一間間店鋪以及各種留有舊時代的家具擺飾
美機房間都小小的,因為沒有窗戶,看起來光線昏暗
這感覺像是藝術家的房間
床上有動物皮草,地上也有, 這是貂皮?還是浣熊?
這個房間應該是工匠的房間
用魚眼鏡頭拍,可以全部拍進去
另外一間房間看似一般平民的生活起居間
這...這...這單人床超小的
爐灶和平時的衣物
女性的房間
感覺好像真的有人住這裡啊~~~衣服剛換下來的感覺
No. 24 The House of Madalena
難怪馬桶是西方人發明的,因為他們都是坐著上廁所
我喜歡這家的擺飾
比較女性化,較溫暖的感覺
有的商店擺設的實在太美麗,忍不住偷拍
美麗的玻璃製品
這間娃娃屋,有傳統的服飾,但也有看起來很陰森的娃娃
N0.15 金匠的工作室與生活起居間
算命師的房間
20世紀初的房間
廚房
一張小小的餐桌
歷史學家的住處
Josef Kazda (1909-1984)
整間房子像是電影博物館,有各式電影海報
各式影片
還有電影播映室
老電影海報看起來很有味道
No.13 紅色砲兵的住處
制服就逛在牆上
我們又回到聖維塔主教教堂,這次要參觀教堂內部
門上方的怪獸和聖人浮雕 ,從16世紀中開始動工,卻直到1996年才完成
大門上的玫瑰之窗(Rose Window)完成於1927年,直徑10.4米,由26740塊玻璃組成,描述聖經創世紀的故事,手工之精巧,真是令人嘖嘖稱奇
可惜內部在整修中中...
現址的原始建築歷史可回溯至 925 年,也是布拉格城堡內最早開始興建的建築物之一。過去一千年來,這座大教堂一直處於建造中的狀態。後來因為受到數百年的戰火影響,因此您現在看到的新哥德式建築是遲至 1929 年才建造完成。
金色大門(南面金色窗花下的大門)
在19世紀前都是教堂的主要出入口,國王們都是經由金門出入,進入主教座堂進行加冕典禮; 現在已經封閉,只有在特別慶典時才會開放,想進入教堂,得從西側門進入.千萬別錯過教堂南門的《最後的審判》拼貼壁畫,由超過一百萬塊石頭和玻璃製作而成,十足令人驚艷。從畫下的石拱門走進大教堂,這裡是布拉格許多重要歷史人物的長眠之地。
從禮拜堂的入口一窺皇室寶庫 (Crown Chamber) 的真面目,這裡藏有許多捷克皇室的珍寶。必須用七把鑰匙才能打開寶庫,其中一把鑰匙由總統保管。
用廣角鏡呈現現場人山人海情況
其中,最吸睛的是華麗的玻璃花窗『玫瑰之窗』 ,裝飾著《聖經》故事,是20世紀初的藝術創作
由捷克最知名畫家Mocha(慕哈)所設計的彩繪玻璃
門上的雕刻人物每個都不同,描述著聖經故事
教堂內的網狀拱頂非常有特色,由當初設計查理大橋的設計師所設計
告解室
最中間的主祭壇是彼得.帕爾萊勒在1372年興建的
其它耳堂裡的祭壇,ㄧ樣金碧輝煌
吸引大家一陣狂拍
美麗的窗花彩繪玻璃
皇家禮拜堂及聖維特之墓
皇家墓穴 (Royal Crypt) 即許多捷克皇室石棺停放之處,查理四世的棺木亦安置於此;而聖瓦茨拉夫禮拜堂 (St. Wenceslas Chapel) 則是專為放置宗教聖人而建的墓穴。
聖殿內側裡聖約翰之墓是1930年時巴洛克建築師艾拉許運用20噸銀打造,並裝飾以眾多浮雕木刻的華麗之墓,據說他的聖骨至今尚未腐爛
"聖約翰.內波穆克"之墓(他就是死守皇后祕密被國王下流從查理大橋丟下河的那位神職人員),純銀打造,真是令人咋舌
金光閃閃的祭壇
The Vlasim 小禮拜堂
The Wallenstain小禮拜堂
皇室墓陵在教堂地下室,保存了查理四世(就是下令建造此教堂的國王),他的四位妻子,溫斯拉夫國王,馬利亞泰瑞莎女皇等的墳墓,不過在大殿中間,有ㄧ個巨型大理石石棺,是國王斐迪南一世的墳墓
大理石石棺, 而靠在雲石柱上是裝飾非常華麗的講道壇
管風琴,至今仍在使用中
參觀完聖維特主教教堂,我們手上門票景點也都參觀完畢,我們在教堂北面休息,吃了點水果,準備離開城堡.從沒想過我這次竟然花了超過半天時間參觀布拉格城堡,進來之前要安檢,沒想到出去還有警衛?!
還好只是站在城門口的警衛,出城不用再安檢
再回頭望,依然見到最顯著的大地標,聖維特主教教堂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