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早上去城堡參觀完之後,下午將車開回飯店停好之後,就搭公車轉地鐵前往布拉格廣場

IMG_0705.JPG

老城廣場捷克語:Staroměstské náměstí),或譯為舊城廣場。是捷克共和國首都布拉格老城區的一個古老的廣場,立有宗教改革先驅揚·胡斯雕像,常被稱為胡斯廣場。又因其為布拉格最富名氣的廣場,往往被直稱為布拉格廣場臺灣女歌手蔡依林有以此為名的一首歌曲,周杰倫譜曲,方文山作詞。

 

在城裡,你可以租香車載著美人拉風一下

IMG_0688.JPG

跑車都流行香檳色的喔?

IMG_0691.JPG

但我不是"美人",只有名字免強沾上"美"字,我是藉車拍照的路人甲

IMG_0692.JPG

晚餐時間,肚子餓了,我們隨興找了一間亞洲餐廳,看店名好像是泰國餐廳

Shannon的度假模式就是來到酒鄉,一定要喝一杯

IMG_0693.JPG

很驚訝地發現這家亞洲餐廳裝潢除了現代化,餐點也不馬虎,意外的很好吃!

IMG_0694.JPG  

這份泰式炒飯很道地,一點都不像歐美的亞洲餐廳,就像我在泰國吃的一樣!特地拿了名片,有機會再回來吃

IMG_0695.JPG

 火藥塔(捷克語:Prašná brána)是捷克首都布拉格老城的一座哥德式城門,是該市的地標之一。

火藥塔修建於1475年,是布拉格的13座城門之一。最初興建時,它通過小橋連接皇宮。但是它尚未完工,在1485年,國王 Vladislav Jagellonský就將他的住處遷到了布拉格城堡。但是,火藥塔對於君主們仍然重要 – 直到1836年之前,他們都要通過此門前往聖維特主教座堂加冕。

隨著城市在老城牆之外的增長,火藥塔的重要性降低(除了君主加冕的罕見情況)。到了17世紀,它被用作火藥儲存設施,因此而得名。不幸的是,在1757年,布拉格被普魯士人占領時,城門被嚴重焚毀。但是,到19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城門終於恢復其昔日的輝煌。火藥塔由建築師Matěj Rejsek設計,模仿了彼得帕爾萊勒為查理大橋老城橋塔所使用的設計。現在是舊城牆唯一倖存的城門

IMG_0690.JPG  

廣場附近有許多可逛的商店,譬如俄羅斯娃娃在這裡也可以買得到

IMG_0696.JPG

肉桂捲是這樣一直翻動,一直烤,直到像甜甜圈一樣美妙的顏色

IMG_0697.JPG

還有的商店是將肉桂捲加上霜淇淋,兩種享受,才剛吃飽,所以沒買來吃,反正在捷克會待好幾天,總有機會買來吃

IMG_0698.JPG

結果Shannon這傢伙走到巧克力專賣店就不行了...這邊看看那邊看看,看什麼都想吃,原來我們前一天做巧克力SPA是因為他愛巧克力?!

IMG_0699.JPG

好不容易選了六種不同口味的巧克力,說好一人三個,結果2/3被他吃掉,問他為什麼多吃一個,他說沒有啊,他就一直吃,誰叫我吃那麼慢?吼~~~~哪有這樣?!

IMG_0700.JPG

我吃的慢是因為我要拍照給大家看可愛的巧克力阿

IMG_0708.JPG

老城廣場位於瓦茨拉夫廣場查理大橋之間,在夏季經常擠滿遊客。周邊建築的風格多種多樣,包括哥德式建築泰恩教堂巴洛克風格的聖尼古拉教堂。這個廣場也是被布拉格狹窄的街道所困擾的遊客們的一個綠洲。

IMG_0702.JPG  

泰恩教堂捷克語:Kostel Matky Boží před Týnem、Týnský chrám,或簡稱 Týn)是捷克首都布拉格老城區的代表建築,自14世紀起就是該區的主要教堂。教堂的鐘樓高達80米,塔頂是四個小尖頂。歌德式建築

IMG_0703.JPG 

在11世紀,此處是一座羅曼式教堂,1256年,改建為早期哥德式泰恩教堂。現存的後期哥德式教堂始建於14世紀,建築師是阿拉斯提馬修和彼得·帕爾萊勒。到15世紀初,建築工程幾乎已經完成,只有塔樓、山牆和屋頂尚未完成。該教堂一度被胡斯派所控制,其中日後的布拉格總主教Rokycan的約翰,在1427年成為教堂牧師。

屋頂完成於1450年代,而山牆和北塔樓完成於不久之後波傑布拉迪的喬治王統治時期。他的雕塑安放在山牆,在一個巨大的金色聖餐杯(胡斯派的標誌)下面。南塔樓直到1511年才由Matěj Rejsek完成。1626年,白山戰役之後,波傑布拉迪的喬治王的雕塑和聖餐杯被移走,代之以聖母雕像,其光環用聖餐杯改制。1679年,教堂因閃電引發火災,嚴重受損的拱頂改建為較低的巴洛克拱頂。1876-1895年進行了一次改建,1973年-1995年進行了漫長的外部復原,此後又開始內部復原,工程仍在進行之中。

IMG_0707.JPG

  • 北部入口是帕爾萊勒作坊哥德式雕塑的精彩範例,和描繪耶穌上十字架的浮雕。教堂的正門位於西側,通過狹窄的通道。
  • 早期巴洛克祭壇繪畫,由 Karel Škréta 完成於1649年
  • 布拉格最古老的管風琴安放在該教堂內。管風琴由Heinrich Mundt製造於1673年,是17世紀歐洲管風琴的傑出代表。
  • 偉大的丹麥天文學家第谷·布拉赫,為魯道夫二世工作,1601年安葬在這座教堂。他美麗的大理石墓碑位於教堂內。

IMG_0709.JPG

胡斯雕像(Pomník mistra Jana Husa)位於捷克首都布拉格舊城廣場的一端,雕像描繪波希米亞的反教廷威權學者揚·胡斯、勝利的胡斯派勇士和新教徒,他們被迫流亡200年,而一位年輕的母親象徵國家的再生。這雕像揭幕於1915年,以紀念殉道500周年。雕像的設計者是拉吉斯拉夫‧沙羅溫,完全由捐款建成。在19世紀,胡斯成為反抗哈布斯堡王朝統治的標誌。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胡斯雕像完成。數十年後,捷克斯洛伐克處於蘇聯統治下,靜默地坐在胡斯雕像下成為抗議共產黨統治的一種表達方式。

另一座紀念胡斯的雕像位於美國紐約長島波西米亞的聯合公墓,1893年由捷克移民捐建,是美國第一座紀念外國人的雕像。

IMG_0711.JPG

 布拉格老城廣場的胡斯紀念雕像周邊雕刻的銘文:

„Milujte se, pravdy každému přejte「 - 「Love each other and wish the truth to everyone」 彼此相愛,願真理給每一個人。

„Věřím, že po přejití bouří hněvu vláda věcí Tvých k Tobě se zase navrátí, ó lide český「 - 「I believe, that the anger thunders will cease and that the government of your affairs will return to your hands, Czech folk」 我相信在跨越暴怒以後,你們的政府事務必將失而復得,捷克的人們!

IMG_0713.JPG 

廣場四周很好拍,但是走到布拉格天文鐘我就快哭了!!天文鐘竟然在整修中....

布拉格天文鐘捷克語Pražský orloj[praʒski: ɔrlɔi])是捷克首都布拉格的一座中世紀天文鐘,座落於老城廣場的老城市政廳的南面牆上,是一個熱門的旅遊景點。

IMG_0718.JPG

布拉格天文鐘包括三個主要部分:天文鐘面,代表太陽月亮在天空中的方位,顯示各種天文資料;「行走的使徒」,每小時顯示使徒和其他移動雕塑;下部的日曆盤代表月份。在整點報時開始之前(可觀賞YouTube短片),在骷顱的右手持續搖動的鈴聲中,鐘上方兩側的窗口打開,耶穌的12門徒(左右各六位)分別在門內由左自右的走過,並在經過窗口時將正面朝向窗外,使徒走完後在一聲雞鳴聲中關起窗門,骷顱左手平舉的沙漏垂下,然後響起報時的鐘聲。

IMG_0719.JPG

在時鐘的兩側設置了四個由齒輪驅動在整點會動作的雕塑,一般認為這些在時鐘製作的年代是代表被鄙視的四種事情。在上行可以活動的第一個雕塑,當這個使徒動作時,它轉動頭部以幾個不同的方向對著鏡子。常見的解釋是代表虛榮並懼怕死亡的心態;另一個解釋是透過鏡子看見物質世界邊界的魔術師。第二個雕塑是一個行進中的使徒,一手拄著拐杖,另一手貪婪的搖晃著一個錢包;另一種說法是吝嗇,而這兩種解釋是差異性最小的。也有人認為是一個鉛鑄的猶太人拿著一袋金,表示貪婪或高利貸。跨過時鐘是一個代表死亡的雕塑,它一手旋轉著沙漏,另一手拉扯著鈴繩,代表時間是有可能停止的。對第四個雕塑的解釋,與其它的不同,一般都稱他是突厥人(土耳其的回教徒)。最常被認為是快樂的象徵,他也常被認為是慾望的象徵。下面還有一列四個雕塑(見下圖的日曆兩側),原本都是突厥人,但後來換成哲學家、米迦勒(天使長)、天文學家、和歷史學者。

  

明信片的角度就是站在這裡, 同時拍攝天文鐘和泰恩教堂

IMG_0724.JPG  

我在2003年夏天拍的照片就是明信片角度阿(下圖),沒想到在來此地卻變成像上圖..

 

買肉桂捲冰淇淋的狗主人,身邊這隻狗看起來好優雅

IMG_0726.JPG

還有人身上披著黃金蟒,這"街頭藝術"真不討人喜歡

IMG_0725.JPG

我們終於走到查理大橋來了

IMG_0734.JPG

這應該就是查理四世的雕像

 

IMG_0738.JPG  

幾年不見,查理大橋也變成鎖上愛情鎖的大橋之一

IMG_0741.JPG  

傍晚的伏爾塔瓦河(Vltava),貫穿布拉格南北的伏爾塔瓦河(Vltava),為布拉格城畫上了一條蜿蜒柔美的線條。在橫跨河流的17座橋中,查理大橋(Charles Bridge)是河上修建的第一座橋樑,連接新舊兩城,距今已有650 年歷史。其悠久的歷史和建築藝術成為布拉格最有名的古跡之一。

IMG_0747.JPG  

查理大橋的原址在10世紀時只是座木橋,火災肆虐後,於1170年建了名為「尤蒂斯橋」(Judith Bridge)的中世紀羅馬式石橋,當時不僅是歐洲歷史上第二古老的石橋,還是查理四世(Charles IV,1316-1376)王都裏唯一的水上通道,於1342年不幸被洪水沖毀。於是,查理四世皇帝立誓在原址上建造一座堅不可摧,可抵禦所有洪水侵犯的大橋。 

IMG_0731.JPG

查理四世下令由建造聖維塔大教堂的名建築師彼得•帕爾萊勒(Peter Parler)設計興建。在1357年9月7日5時31分查理四世親自為大橋打下奠基石,正式破土動工。這串數字的排列由當時御用星象家測算,是祈禱堅固和永恆的咒語。

IMG_0742.JPG  

查理橋全長516米,寬10米,共有16座圓拱。由波希米亞出產的砂岩砌造鋪設而成,沒有一釘一木。據說,為了讓大橋更堅固,在石灰中摻入蛋黃、蛋殼、牛奶甚至葡萄酒,因此橋身堅固異常,支持了六百多年依舊屹立不搖。

IMG_0745.JPG  

走在大橋上,可以近距離接觸美麗的伏爾塔瓦河,西北是王宮巍然聳立;東方有著「百塔之城」稱號的舊城區,橋墩前方有成排木材,據說是為預防河川結冰或洪水發生的裝備。

最先吸引遊人目光,是橋的兩端三座尖梯屋頂的橋塔,其中兩座屬於查理大橋,另一座屬於更早建造但已杳無蹤影的「尤蒂斯橋」。橋塔上有捷克守護神與查理四世等雕塑,有玫瑰花石雕與盧森堡統治時期的盾徽,使這座大橋烘托得更加古雅莊重,充滿文化氣息。

IMG_0754.JPG

橋上遊人如織,兩側擺滿藝術畫攤,各色水彩畫、油畫、鋼筆畫、素描、攝影作品等,像是河上藝術市集,很像是巴黎蒙馬特高地的小丘廣場。是音樂家、藝術家的表演及創作舞臺,各式各樣的藝術品、手工藝品琳瑯滿目,有不少街頭畫家現場作畫,大多數題材都取自於查理大橋,描摹出橋上春夏秋冬、晨暮晝夜的景色,透過畫就能欣賞到不同季節的不同影像,無意中彌補了遊客的缺憾。  

IMG_0758.JPG

除了這些繪畫攤位之外,還有一些帶著樂器表演的藝術工作者,聽著他們所演奏的旋律就像生在布拉格城堡一樣。橋上的藝術家們給查理大橋帶來了無限的活力。

IMG_0762.JPG

大橋兩側的雕像是十七世紀末和十八世紀初增建的26尊巴洛克式雕像,後又增加了4座,現在共有30座雕像。每尊雕像背後都有一段感人歷史故事,眾多雕像是六、七個雕塑家的集體創作。

最著名的雕像,名叫聖約翰內波穆克(St.John of Nepomuk),是位居大橋中央的紅衣大主教雕像。原是主教的聖約翰,因政教鬥爭得罪了國王,被處以極刑並拋入河中,300年後,教會當權把他封為聖徒。這是史學家的說法。民間說法是,國王懷疑王后出軌,大主教基於道德感,為來告解的王后守密,因而命喪河中。歷史與傳說早已糾纏不清,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確實有這麼一個人從查理大橋上被拋入河中。

箭頭標記著聖約翰被拋下河去的具體位置。因為守口如瓶而被淹死的殉道者被人們寄予了太多的魔力,所以他能抗拒誹謗,也能鎮壓洪水。

IMG_0764.JPG

 聖約翰雕像底座的浮雕講述著當時的故事,傳說人們只要撫摸浮雕可以給人帶來好運、給女性帶來美好的愛情、可讓你心中「秘密」永保無人知曉、也有人說可重遊布拉格,多種說法都如此有誘惑力,遊客們興奮地排著長長的隊伍去觸摸浮雕,如今已經被摸得金光燦燦。

IMG_0766.JPG

聖母瑪利亞和明谷的伯爾納鐸

IMG_0749.JPG  

十字架和各各他

IMG_0756.JPG  

橋的兩端三座尖梯屋頂的橋塔,其中兩座屬於查理大橋,另一座屬於更早建造但已杳無蹤影的「尤蒂斯橋」。橋塔上有捷克守護神與查理四世等雕塑,有玫瑰花石雕與盧森堡統治時期的盾徽,使這座大橋烘托得更加古雅莊重,充滿文化氣息。

IMG_0767.JPG

過了查理大橋之後,可以往左前方的方向前往藍儂牆.

藍儂牆 (捷克語:Lennonova zeď),位於捷克首都布拉格修道院大廣場(捷克語:Velkopřevorské náměstí),原本是醫院騎士團(Ordre des Hospitaliers)所有的一面普通的牆,1980年代起人們開始在這面牆上塗寫約翰·藍儂(John Lennon)風格的塗鴉以及披頭四樂隊(Beatles)歌詞的片段。

 1988年,藍儂牆成為捷克群眾發泄對於胡薩克共產主義政體憤怒的源頭。大批捷克青年在牆上書寫不滿的標語,最終在查理大橋附近導致了一場學生、警察之間的大規模衝突,共有幾百人被捲入。參與這次行動的學生被諷刺地稱為藍儂主義者,捷克當局把這些受過教育的和平人士分別誣衊成酗酒者、精神病患者、反社會分子和西方資本主義間諜。

IMG_0769.JPG 

最初的藍儂肖像早就被一些新的塗鴉所覆蓋,儘管當局曾經專門找人來進行重繪,但每次就在重繪的第二天,牆面上又會被鮮花圖案和詩歌所填滿。在當代,藍儂牆已經成為表達青年理想——比如愛與和平——的一個象徵性符號。牆面的擁有者慷慨的同意這種形式的塗鴉繼續下去,促成了如今可愛的藍儂牆的新生。

IMG_0770.JPG

隨意亂逛的小橋流水,水車上的雕像很有趣,"不要跳河啊"

IMG_0771.JPG  

沒想到不知名的小橋也被鎖上愛情鎖...

IMG_0774.JPG  

沿著河岸邊散步,欣賞著兩岸風光

IMG_0778.JPG

也可以搭船遊河

IMG_0776.JPG

河中間有人嗎?是在玩什麼呀??

IMG_0779.JPG  

有的船是包晚餐的,也有樂隊演奏,可以一邊用餐一邊欣賞河景

IMG_0784.JPG

這樣看更清楚

IMG_0783.JPG

我們是選擇坐在河邊的餐廳喝一杯,欣賞著來往船隻

IMG_0790.JPG

Shannon說Aperol在義大利幾乎是人手一杯,叫我也點來喝看看,我一喝超喜歡!果然是女生會喜歡的飲料,甜甜的,但是不便宜(跟啤酒比較起來)

IMG_0791.JPG

天色漸暗,岸邊的黃色企鵝也亮了起來

IMG_0792.JPG

這黃色企鵝是防止船隻在夜色中誤撞到岸邊的餐廳所設置,超可愛

IMG_0793.JPG

岸邊還有些很搞笑的裝置藝術,這是要表達什麼?

IMG_0794.JPG

華燈初上,如果有一部好相機,拍下布拉格的夜景一定很迷人

IMG_0796.JPG 

遠處的布拉格城堡是我們隔天要拜訪的景點

IMG_0800.JPG

IMG_0803.JPG

橋上的燈光倒映在水中,形成美麗的光影

IMG_0801.JPG  

國家劇院,實在拍不下全景

IMG_0804.JPG

用廣角鏡來拍

IMG_0807.JPG

不用廣角鏡就只能拍到這樣

IMG_0805.JPG

不知名的教堂,粉紅色建築很美

IMG_0809.JPG  

我們在附近的雜貨店買了一些水果和飲料,Shannon又再看啤酒了

IMG_0812.JPG

這個地鐵站的手扶梯超長的,時間晚了都沒啥人

IMG_0813.JPG

但也別像這老頑童,作勢要滑下去,危險啦!

IMG_0814.JPG

這一站Mustek,小橋站(Můstek)是一座布拉格地鐵A線和B線交匯的車站,此站是一換乘大站。「Můstek」一詞在捷克語中是小橋的意思。我們在此換線搭回去

IMG_0815.JPG  

這裡的地鐵和公車,寵物是可以直接上車的,不用關在寵物籠子裡

IMG_0817.JPG  

回去飯店已經十點左右,好好休息為明天的行程做準備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cky Walk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