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五月,又是另一個好姊妹的生日,所以我們又有好理由可以找間餐廳聚餐聊天
夜上海提供的是上海菜,目前在上海有一間餐廳,香港兩間餐廳,其中位於九龍尖沙嘴馬哥孛羅香港酒店六樓的餐廳,曾在2012年拿下米其林二星,2013及2014年分別拿下一星,那我們也來這個米其林及的餐廳朝聖
餐廳的風格走復古懷舊風,以深棕色的座椅搭配白色的餐具
餐具架是魚的形狀,與餐盤上的螃蟹相映成趣
點好菜之後,服務生先送上一小盤小菜,菜頭豆干花生搭配小黃瓜
服務生一直推薦我們他們的薏仁水,所以我們其中兩人點了一杯喝看看,剛煮好的薏仁水,是熱的,很濃醇
開胃菜:無錫脆鱔(NT$250)
這道菜鱔魚炸的酥酥脆脆的,再紅燒,吃起來酥酥脆脆,又酸酸甜甜,是一道開胃的小菜
主餐原本想點片皮烤鴨兩吃,但是片皮烤鴨需要在訂位時就先預約,所以我們退而求其次:樟茶鴨搭配崧子雞米配叉子燒餅
崧子雞米配叉子燒餅(NT$480)
剛出爐的芝麻燒餅,餅皮薄且充滿芝麻香,燒餅有個開口是有特殊做用的
擺盤也很講究,將崧子炒雞米包在中間像朵花一般
吃的時候就是用小湯匙將崧子雞米放進芝麻餅裡一起吃,每一口都充滿崧子與芝麻的香味
樟茶鴨(NT$520)
樟茶鴨,顧名思義就是用樟樹茶葉來燻鴨肉,所以鴨肉有茶葉薰香味,一旁的小"刈包"做的像鴨嘴一樣,真可愛
寧波肋骨(NT$360)
寧波肋骨是正港江浙菜,用的食材是乳豬肋,佐以浙江黑醋,正宗寧波口味
寧波肋骨煮得非常入味,入口即化,與無錫排骨平分秋色
乾煸竹筍四季豆(NT$420)
就是我們常吃的乾煸四季豆再加上竹筍,但竹筍的量很少~~
追加一道清菜:炒菠菜
正宗揚州炒飯(NT$480)
揚州炒飯起源於清朝光緒年間的廣州,其後在香港發揚光大,並由華人移民把這道粵式炒飯帶到世界各地。清朝光緒年間的廣州,有一家叫「聚春園」的淮揚菜館,以蝦仁、叉燒和海參製作出一道名為「揚州鍋巴」的食物。其後有酒樓將鍋巴改為炒飯,名為揚州炒飯,結果大受歡迎,而揚州炒飯之名便廣傳開去。隨著時代的發展,由於海參價錢較昂貴,所以逐漸從揚州炒飯的食譜剔除,卻令揚州炒飯得以大眾化,口感和味道也更佳。因為經過冷藏的米飯在炒飯時不易黏在一起,所以廣東地區的家庭常把吃剩的米飯製作揚州炒飯。在廣東有不少以蝦仁及叉燒為材料製作的菜式,都以「揚州」為名,如「揚州鍋麵」和「揚州炒蛋」等,但知名度不及揚州炒飯
揚州炒飯對所用的食料沒有既定的標準,但一般都包括以下的基本用料:
- 白飯,為了飯粒不黏著,會採用經冷藏的「隔夜飯」(但近年已較少見)
- 雞蛋
- 叉燒粒,有店家會為節省成本而只採用火腿
- 火腿絲
- 蔬菜,沒有固定材料,一般會用生菜絲,但也可採用青豆和玉米粒
- 蝦,有店家會為節省成本而不採用
- 油
- 鹽
吃起來粒粒分明,有蛋香味道
其他沒吃到的菜,就先看看菜單,給大家參考一下
海鮮類
湯類
各式小點
小菜
魚
茶酒
傳統甜點:擂沙湯圓,酒釀芝麻湯圓,酒釀丸子
傳統甜品:豆沙鍋餅,酒香黑棗八寶粥,香蕉高力豆沙,
創意甜點:栗子芝士蛋糕,香米布甸+茉莉茶蛋糕,香芒酥皮餅,黑芝麻烘奶布丁+花生雪糕,香蕉奶凍+柚子甜蜜餞
豆腐幕斯+藍莓汁 , 椰香西米布甸餅+百香冰,自製雪糕
香米布甸+茉莉茶蛋糕(NT$160)
西米布甸,有米香的味道
茉莉茶香蛋糕:有茉莉花茶的味道
豆沙鍋餅(NT$150):趁熱吃,最好吃
最後當然是來張合照,壽星國萍與雅媜
我和貞儀
夜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