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了塔斯曼國家公園區後,我們繼續從北岸往東,往尼爾森方向前進,但不是一路衝下去,而是一邊開車一邊找景點玩
沿迷宮路(Labyrinth Lane)出鎮,向波哈拉(Pohara)方向繼續前行2公里,就會到達3棵大橡樹附近後左轉,這裡有一個名叫迷宮岩(Labyrinth Rocks Park)的地方,以奇形怪狀的喀斯特地貌聞名。 在摩土皮皮(Motupipi)和克利夫頓(Clifton)十字路口交匯處坐落著格羅夫自然保護區,這裡的喀斯特地貌更加有趣。只需步行10分鐘,便可看到高大的鐵心木(rata trees)從怪石嶙峋的石灰石間拔地而起,景色十分壯觀。夏季,附近里奇蒙路(Richmond Road)上的海棠屋內還能欣賞到海棠怒放的美
這是個什什麼樣的地方呢?一路上彎彎曲曲的, 充滿了奇岩怪石
還有充滿童趣的公仔(功夫熊貓裡的師父)
還有芭比
我們就在樹林與岩石間穿梭著
一路欣賞著各式地形
方向感差的我, 只能尾隨著Shannon跟著亂鑽
為什麼要放這些可愛的公仔呢?
功夫熊貓裡的阿波~~我想是因為在這個石頭迷宮真的很容易迷路,所以這些小公仔應該就是"路標"吧?
根據維基百科:喀斯特地形(英文:Karst topography),又稱溶蝕地形、石灰岩地形,是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岩石進行溶蝕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又稱岩溶地貌。水對可溶性岩石所進行的作用,統稱為喀斯特作用。一般指酸鹽岩分布地區或存絲ㄏ 薛在流經石灰岩的地下水所特有的地貌現象。當雨水或者地下水與地面碳酸鹽類岩石接觸時,就會有少量碳酸鹽溶於水中。經過長時期的溶解侵蝕,形成了以地表岩層千溝萬壑為標誌的地表特徵。在喀斯特地貌下往往存在地下河、溶洞等景象。
該種地形地理學家最早在克羅埃西亞喀斯特高原做有系統的研究,因此又稱喀斯特地形。喀斯特是位於斯洛維尼亞西南部河谷以南,並延伸到義大利東北角大城鄰近狹長地帶的一片高地。因為該地區絕大部份位於斯洛維尼亞境內,所以簡述為位於斯洛維尼亞是可以接受的。
我想,這裡是一個很適合玩捉迷藏的地方,太多地方可以躲了!但真的不建議,因為會迷路~~~
喀斯特地形的形成通常是溫帶氣候地區pH值較低的酸性雨和石灰岩層所造成的。隨著地表下的岩石不斷與水反應,將不溶的碳酸鹽在與二氧化碳的共同作用下不斷生成可溶但不穩定的碳酸氫鹽,在排水較好的地下岩層就能形成一個大的溶洞。
所以有時候要彎腰鑽過去
有的形成浪漫的形狀,我覺得這像"雙心"
這個人真的是攀岩控,看到石頭就想攀爬,但注意,這是不對的行為,不要仿效喔~
這裡寫著: 你即將進入南半球最有名的喀斯特地形,如果仔細看,你會發現古代化石, "glow worms"螢火蟲(牠是一種特殊的蒼蠅,是一種真菌蚋幼蟲,看起來像蚊子,以菌菇為食,跟北半球尾端發光的fireworm不一樣),還有漂亮的原生樹欉.
出口處剛好是個牧場,只見這位牛老大好奇的睜大雙眼看著我們
接著我們來到Waikoropupu Springs:全世界最純淨的泉水.它坐落在60號公路,距離Takaka鎮7公里處。一路上有路牌顯示
位於紐西蘭南島北邊Takaka附近,號稱紐西蘭最清澈的冷泉,也是世界最大淡水冷泉之一,在全世界排名大約第90+。水源來自Takaka山區,每日湧出水量高達12萬立方公尺,人們稱它為 "pupu spring"。
來到這裡不需要"健行",只要順著木棧道走就行了,大約10-15分鐘左右路程
進入林幽小徑,沿途長滿蕨類,難怪紐西蘭被稱為蕨類天堂
這裡的蕨類橡樹一樣高大,令人不敢置信
進入林區,茂密的樹林與蕨類讓人覺得彷彿進入熱帶雨林區
這天天氣陰陰的,加上淙淙水聲,感覺舒適涼爽
毛利人相信,湧泉本身是天神賜予,最神聖、最純淨的水源。PuPu Springs,毛利語Te Waikoropupu Springs,被稱為最純淨的水,零污染、零添加,還是南半球最大的地下冷泉,每日排放量高達14,000公升,源自Takaka地區的高山河流,經地下透水層過濾後再度湧出,泉口附近的細沙像在跳舞一樣,所以稱為dancing sands
由於不含雜質,泉水清澈透明,即使湖水深達60米亦透澈見底,是世上最通透的水質之一。
Pupu springs 的全名為Te Waikoropupu Springs,號稱是全世界最清澈的泉水,能見度達60米左右。
但是這天天氣陰陰的,很可惜不能看見清澈見底的模樣
深藏在泉水底有八大泉水管道,每一秒排出14000公升的水。
泉水底全是雪白的沙,若你幸運,再加上湖水平靜的話,你會發現水源會把白沙帶到泉水表面來,形成會跳舞的白沙(Dancing sands)。
在清澈的泉水里頭可以清楚的看見水低的水草和其它水底生物,五彩斑斕的水底世界讓Pupu springs成了漂亮的抽像畫。
這不是樹的倒影,而是水底的藻類與水生植物
雖然天氣不佳,但還是可以看得見水底下的藻類與水生植物,感覺得到湖水的澄淨
門口的標示上有這麼一張照片,泉水裡的生物,泉水好藍呀
接著我們到不遠處的Pupu Hydro Walkway
但是Shannon在看了門口前的介紹之後,覺得就是一般健行步道,不值得多花時間, 所以就離開了
我走進去快速的拍了一張瀑布的景,就當作我來過, 才不覺遺憾
繼續我們的行程,我們下一個景點是"Rabbit Island"
Rabbit Island:兔島,並沒有兔子,這13公里長的海灘,非常適合來野餐
彷彿大型公園,充滿了松樹,還有烤架,帳篷及公廁, 處處都看到帶著家人來野餐的團體.我們也入境隨俗把車停在海灘邊,野餐
尼爾森小檔案
尼爾森(Nelson)位於紐西蘭南島北端,塔斯曼灣(Tasman Bay)頂端,終年陽光普照,是紐西蘭全年日照最長的城市,有「陽光尼爾森」(Sunny Nelson)及「度假城市」之稱,為紐西蘭最受喜愛的城市之一。尼爾森三面環山,北面朝海,因地形屏障氣候穩定溫和。本區也是紐西蘭全國各產區中陽光最充分者(與馬爾堡不相上下),每年可獲日照約2,400小時,夏日平均最高溫約在攝氏25度(有時可達30度),但在夜間則會降至14度,較大的溫差正適合種植釀酒葡萄。年平均雨量約在900公厘(較馬爾堡略高),最乾燥的季節在每年的1月、2月與3月;由於以上所提品種都不算是太晚熟的品種,所以採收季時而來襲的秋雨影響並不大。尼爾森為紐西蘭第10大城,因為日照強烈,一年陽光普照的時間高達2500個小時,葡萄成長狀況很好,此處所產的白酒,為紐西蘭在酒界掙得名聲,很多學生在葡萄盛產季,會到這裡打工,採葡萄賺學費,加上接近港灣,生猛海鮮一樣不缺,陽光、美酒、美食成了尼爾森最誘人的魅力,旅客服務中心有免費的餐飲指南可以取閱,可依此挑選好餐廳。
我們就根據拿到的資料,一一過濾挑出我們想去的酒莊品嘗酒
這一家酒莊挺大的(Bronte莊園,Fraser家族企業), 應該種類很多,進來瞧瞧.但實際上只有Shannon來品酒,我是拍照跑龍套的
前一家的櫃檯小姐不是很友善,所以也沒打算跟她買,就隨意品嘗一下,問到我們想要的資訊就走了,不過她有推薦這一家酒莊,這家酒莊的view很好,位於山坡上,依山傍海,看到這片葡萄園以及海,心情也跟著開闊了起來
如果在這裡買間房子,每天望出去的景就是這片海景
為什麼葡萄要覆蓋著白色的網,因為葡萄接近收成,為了防止鳥類偷吃葡萄,所以覆蓋著網子防止鳥類偷吃,也可以避免霜害
尼爾森是新西蘭著名的葡萄酒產區。與當地出產的霞多麗、黑比諾一樣;漸漸風靡的雷司令、灰皮諾、格烏茲萊妮、以及芳香濃郁的白蘇維濃等品種因富於變化的香味而使這裡迅速的聲名大振。當地擁有26 個家庭式葡萄酒莊,你可品嚐到不同口味的葡萄酒,了解葡萄的種植與釀酒工藝。
尼爾森目前所種植的釀酒品種,依種植面積占比由高而低列出如下:白蘇維濃(Sauvignon Blanc;39%)、黑皮諾(Pinot Noir;23.1%)、夏多內(15.2%),以及少數的灰皮諾(Pinot Gris)、麗絲玲(Riesling)與格烏茲塔明那(Gewurztraminer)。
我品嘗的結果,我最愛帶有水果甜味的雷司令(好啦~~我承認我只愛水果酒啦~~),那就只介紹麗絲玲
麗絲玲(Riesling)
在紐西蘭,雷司令這個品種並沒有得到應得的重視。它可以釀造出多種風格的葡萄酒,從半幹到甜型都有。它主要出產于紐西蘭南島的尼爾森(Nelson)、馬爾堡、坎特伯雷和中部奧塔哥產區。紐西蘭雷司令葡萄酒適合搭配的食物有白肉和沙拉。
Shannon在這裡喝得很開心,跟慈祥的老太太也聊最多,原本想帶一瓶酒,但想想我們即將離開南島到北島去,帶著酒很麻煩就作罷.反正這裡品酒很便宜(跟在美國比較起來便宜多了),所以就盡量喝吧~
這老兄應該是諧星來著,拍照不好好拍,擺了個"喝酒"的姿勢
知識小站:
新西蘭是一個著名的新興葡萄酒生產國,它生產了多種類型的紅白葡萄酒,其中最著名的無疑是長相思(Sauvignon Blanc)白葡萄酒和黑皮諾(Pinot Noir)紅葡萄酒。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新西蘭各個葡萄品種的種植情況以及它們釀造出來的酒各有什麼特點。
1、長相思(Sauvignon Blanc)
長相思這個品種起源於法國的盧瓦爾河谷(Loire Valley),直到20世紀70年代才開始在新西蘭種植。現在,它已經成為了新西蘭最著名的葡萄品種。新西蘭出口的葡萄酒中,大部分都是用長相思這個品種來釀造的。
馬爾堡(Marlborough)是新西蘭最大的葡萄酒產區,它的長相思種植面積佔據了新西蘭長相思總種植面積的80%。霍克斯灣(Hawkes Bay)、坎特伯雷(Canterbury)和中部奧塔哥(Central Otago)這3個產區也種植了少量的長相思。
新西蘭的長相思葡萄酒非常具有個性,帶有青草、西番蓮、甜椒、甜瓜和酸橙的風味,酸味清新鮮美,適合在4年內飲用。
新西蘭長相思葡萄酒適合搭配的食物有沙拉和海鮮,尤其是貝類海鮮。
2、霞多麗(Chardonnay)
新西蘭的主要葡萄酒產區都種植了霞多麗這個品種,其中北島(尤其是吉斯本和霍克斯灣)的霞多麗葡萄可以達到很好的成熟度,釀造的時候可以使用橡木桶進行熟成,酒中的熱帶水果風味非常充沛。北島的霞多麗葡萄酒比南島的酸度更低,水果味更濃。
新西蘭的霞多麗葡萄酒具有較好的陳年潛力。不過現在它出產的霞多麗葡萄酒大都不使用橡木桶進行熟成,年輕時飲用最佳。
新西蘭霞多麗葡萄酒適合搭配的食物有白肉和海鮮。
3、灰皮諾(Pinot Gris)
灰皮諾起源於法國阿爾薩斯(Alsace),在新西蘭的種植歷史相對比較短暫。灰皮諾這個品種比較喜歡涼爽的氣候,所以它大都種植在新西蘭的南島。新西蘭的釀酒師們至今還沒能摸索出最適合這個品種的釀造風格。目前,新西蘭的灰皮諾葡萄酒大多是乾型的,帶有輕微的水果香。
新西蘭灰皮諾葡萄酒適合搭配的食物有白肉和海鮮。
4、雷司令(Riesling)
在新西蘭,雷司令這個品種並沒有得到應得的重視。它可以釀造出多種風格的葡萄酒,從半乾到甜型都有。它主要出產於新西蘭南島的尼爾森(Nelson)、馬爾堡、坎特伯雷和中部奧塔哥產區。
新西蘭雷司令葡萄酒適合搭配的食物有白肉和沙拉。
5、瓊瑤漿(Gewurztraminer)
瓊瑤漿在新西蘭的種植面積比較小,不過現在它已經表現出了很大的潛力。用它釀造出來的葡萄酒帶有明顯的荔枝和杏仁風味,從乾型到甜型都有。新西蘭北部出產的瓊瑤漿葡萄酒比南部的酒體更豐滿,熱帶水果風味也更濃郁。吉斯本和馬爾堡是新西蘭最適合種植瓊瑤漿的產區。
新西蘭的瓊瑤漿葡萄酒通常被認為是亞洲菜的絕配。
6、黑皮諾(Pinot Noir)
黑皮諾是公認的新西蘭最優質的紅葡萄品種。新西蘭的部分產區,尤其是南島的中部奧塔哥和北島的馬丁堡,具有與法國勃艮第相似的氣候特徵,因此它們跟勃艮第一樣,都非常適合種植黑皮諾。馬爾堡和懷拉拉帕(Waipara)出產的黑皮諾葡萄酒也非常優秀。
新西蘭的黑皮諾葡萄酒適合搭配羊肉、白肉和野味。
7、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和梅洛(Merlot)
在新西蘭,赤霞珠和梅洛通常進行混釀,最後可以得到風味濃郁的干紅葡萄酒。氣候溫暖的北島最適合這兩個品種生長,霍克斯灣和奧克蘭出產的赤霞珠-梅洛干紅葡萄酒質量首屈一指。
在新西蘭,赤霞珠和梅洛還會與少量的其他品種進行混釀,包括品麗珠(Cabernet Franc)、馬爾貝克(Malbec)和味而多(Petit Verdot)。
新西蘭的霞珠-梅洛干紅葡萄酒適合搭配紅肉、奶酪和野味。
8、西拉(Syrah)
西拉起源於法國的羅訥河谷(Rhone Valley),目前它在新西蘭已經得到了比較廣泛的種植。西拉在溫暖的氣候條件下才可以達到較好的成熟度,所以它適合種植在新西蘭的北島。北島霍克斯灣產區的西拉葡萄酒是新西蘭最優質的西拉葡萄酒。新西蘭的西拉葡萄酒比澳大利亞的酒體要輕一些,而且口感更顯雅緻。
新西蘭的西拉葡萄酒適合搭配紅肉、奶酪和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