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參觀完女王宮,再次驅車前往小吳哥(Angkor Wat),Angkor Wat在台灣比較常聽到的翻譯是小吳哥,不過按照字面上的翻譯應該是吳哥寺,因為Wat是寺廟的意思。吳哥窟(又稱吳哥寺位於柬埔寨西北部。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為「毗濕奴的神殿」。中國古籍稱為「桑香佛舍」。它是吳哥古跡中,保存得最完好的的廟宇,以建築宏偉與浮雕細緻聞名於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廟宇。這座寺廟建於 Suryavarman II 時期,是吳哥王朝的盛世之一,因此建築無論在規模及藝術上都有極大可看性,是前往吳哥必參觀的景點之一。

根據維基百科1992年聯合國吳哥古跡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世界各地來吳哥窟觀光的遊客一持續增加,從1993年不到一萬人次,迄至2007年已達二百萬人次,吳哥窟已成為旅遊勝地。一百多年來,世界各國投入大量資金在吳哥窟的維護工程上,以保護這份世界文化遺產。吳哥窟的造型,已經成為柬埔寨國家的標誌,展現在柬埔寨國旗上。
File:Flag of Cambodia.svg

十二世紀吳哥王朝國王蘇利耶跋摩二世希望在平地興建一座規模宏偉的石窟寺廟,作為吳哥王朝的國都和國寺。因此舉全國之力,並花了大約35年建造。

吳哥窟是高棉古典建築藝術的高峰,它結合了高棉寺廟建築學的兩個基本的佈局:祭壇和迴廊。祭壇由三層長方形有迴廊環繞須彌臺組成,一層比一層高,象徵印度神話中位於世界中心的須彌山。在祭壇頂部矗立著按五點梅花式排列的五座寶塔,象徵須彌山的五座山峰。寺廟週邊環繞一道護城河,象徵環繞須彌山的鹹海

吳哥窟佈局十分均稱,富有節奏。吳哥窟建築群,有兩種形式的對稱,鏡像對稱和旋轉對稱。從護城河、外郭圍牆到中心建築群,以橫貫東西方向的中軸線為中心,呈現準確的鏡像對稱:甚至廣場大道中軸線上南北兩個藏經閣、兩個水池,也對稱的分佈在兩邊。從廣場大道望吳哥寺見正中一高塔,兩座較小的塔在左右對稱地陪襯著,構成一個山字形。寺廟頂層的五子梅花塔群,除了中軸對稱之外,有更嚴謹的兩種旋轉對稱:從東、西、南、北四方,呈現相同的山字形構圖,成90度旋轉對稱。還有第二組90度旋轉對稱:從西北、西南、東南、東北、四個對角方向看,也是一樣的山字形構圖。五座寶塔也只有如此安排,才有最大限度的對稱效果,四面八方地重複展示同一造型主題
[朝陽中的五座寶塔與護城河]。


終於要踏進小吳哥這神聖的殿堂,迎接我們的是七頭蛇欄杆


由正門南邊的入口進入可以看到八個手臂的毗濕奴神像,據說這尊神像原本應該被供奉在吳哥寺的中央聖塔內。


迴廊兩旁窗戶上的是豎葫蘆


(左)門南的一尊飛天女神浮雕,是寺廟內獨一無二露齒微笑的飛天女神(右)一般正常女神


第一層的須彌座由砂岩石壘成,高出地面約3米,須彌座上3米多的迴廊,環繞吳哥寺如口字
不知為何,來這裡照相,越來越不正經,從左邊最正經的開始,接下來佩慧開始將手搭在我肩上


然後我們很有默契的開始擺pose,右邊的姿勢代表背景的那幾根"玉米"


再來個跳躍~佩慧手腳超軟Q,手腳打的超開,照完這張,導遊也忍俊不住~


迴廊長方形,南北方向長190
東西方向長220
迴廊四周,共有四座塔門和八座廊門,四隅各一座塔門,正西、正東各三座廊門,正北、正南各一座廊門。塔門和廊門有內、外二石階,可通第一層內院、寺廟外院。


畫廊的石壁,排列雕工精細的八幅巨型浮雕。每幅浮雕高二米餘,長近百米,全長達七百餘米,繞寺一周。
浮雕描繪印度兩篇著名梵文史詩《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中的故事和一些吳哥王朝的歷史。從西北壁角按反時鐘方向,西畫廊展示羅摩衍那中阿逾陀國王子羅摩(Rama)擊敗羅剎魔王羅波那(Ravana)的場面,和摩訶婆羅多中佧拉婆族和班度族戰爭的故事。


導遊小劉指著仙女身上的薄紗說:裙子上的花紋就是LV花色的靈感來源


真的嗎??小劉講的話我們都持保留態度,仔細看看這花紋


跟LV比較一下,乍看有像,但其實不一樣,差點又被小劉呼巄去


迴廊的內側牆壁既是寺的外牆兼巨型畫廊。迴廊的外側,有兩排並列的方石柱,其中一排支撐畫廊拱頂,另一排支撐半拱頂邊廊。迴廊的二重簷拱頂,覆蓋陶瓦,保護畫廊壁上的石雕,不受日曬雨淋


仙女的胸部為什麼是黑色的?因為都被色鬼觀光客給摸黑的,ㄘㄟ~有沒有水準呀?


第二層台基又高出第一層台基五米半,四周也有長方形迴廊,東西方向長約115米,南北方向寬約100米迴廊沒有石柱,也沒有偏廊,兩壁分佈豎葫蘆,間以天神浮雕。迴廊共有十座廊門,四隅各一,東南北各一,西邊三座。每座廊門有內外二石階
圖片中的這座寺廟是給國王走的,一般人不能行走


這裡的階梯是既高且陡,用意是讓人要手腳並用爬上去,用五體投地的方式來表示對神的敬意(還好我們這次來,不用冒這個險)


吳哥寺廟與台灣寺廟最大之差別在於台灣的寺廟是給信徒進去祭拜,吳哥寺廟則純粹是給神住的,基於上述之差別,建築設計考量即完全不同。吳哥寺廟不會有容納廣大信徒的空間,反而是一間間供奉神的塔樓,這些塔樓位在建築物的中心且最高的位置。一座寺廟內會有許多塔樓供奉著不同的神,但最中央的塔樓高度最高,裡面所供奉的神地位也最高。


每個塔裡面就是一座廟


ㄜ~~這個臥佛不知道是誰耶~~sorry


入第一層迴廊西門,踏入一個名為「千佛閣」的田字閣
四周環繞迴廊。田字閣被中央的十字遊廊間隔為四個院落其地面比十字遊廊和迴廊低約一米原為水池
現不蓄水田字閣的南北廊,寬約3米,外側封閉,內側立雙排方柱。十字遊廊由兩道遊廊交叉成十字形每道遊廊由中廊、左偏廊、右偏廊三部分組成,由四行方柱支撐。兩行內方柱支撐中廊,兩行外方柱支撐各自的偏廊。


寺廟建築配置反映著印度教的宇宙,中央塔樓象徵印度教諸神所居住的須彌山,同時也是宇宙的中心,主建築外通常可見圍牆及護城河,圍牆象徵環繞須彌山的山丘,護城河則是宇宙海。


廟塔上有許多精緻的石雕,令人嘆為觀止


站在塔上由上往下看,還可以看見不遠處我們曾經搭過的熱氣球,而這裡高處不勝寒,涼風襲來,好不涼快呀~


塔廟裡的另一座佛像


話說幾年前,在這個陡到不行的樓梯還沒有興建可以讓人比較好爬之前,每個人都是要這樣一直自己想辦法爬上去,
當時有一對恩愛的外國夫妻來這裡參觀,老公爬在老婆的上方,結果老婆不慎跌了下來而死亡,老公哀痛的在這殿寺思念老婆多日後,他捐贈了大筆款項,就是要興建樓梯,不要讓老婆的悲劇再次重演,真的很感謝他的大愛,我可以輕鬆的上下樓梯.在上來這裡之前,記得將帽子拿掉,手上的水與相機也收起來,以示對神明的尊敬



即使有樓梯,看起來也是很陡,團員中有人真的就哇哇叫,不知該如何下去


其實就像佩慧這樣,扶著欄杆就可以安全的上下啦~~


好吧~~跟小吳哥說聲再見,我們要繼續下一個行程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cky Walk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