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提到聖彼得堡市舊衣錠要提到創建人~~彼得大帝.聖彼德堡市歷史要從靠涅瓦河北岸的兔子小島開始.1703年5月16日(舊曆27日)奉彼得一世命定奠定要塞,用了荷蘭的名字:聖彼得堡,是為"聖彼得"的城市.建設此要塞的目的是要對付北方戰爭(當時的敵人是瑞典),當時從瑞典手中打下來的涅瓦河邊的土地
接下來參觀行程的三個宮殿(冬宮+彼得夏宮+凱撒琳宮)都與彼得大帝有關,也與他之後的沙皇與女王們息息相關,因此簡單介紹一下俄國歷史,以免混淆不清

我們之前參觀的the Golden Ring 金環三國是屬於早期的俄國歷史,約12-13世紀開始

1.基輔公國時期

俄國歷史上第一個建立起來的國家組織是基輔公國,其建國地區在今日歐俄的西部地區。基輔公國並不是由斯拉夫原住民所建立,而是靠一支外來的北方民族,羅斯人進入俄國之後,不久即和斯拉夫人融為一體,於是西北方的斯拉夫人也逐漸接受「羅斯」的稱號,並由「羅斯」改稱為「俄羅斯人」(Russian),同時他們所居住的地方也被稱作「俄羅斯」(Russia)。 西元九世紀,東斯拉夫人逐漸形成幾個部落聯盟,並且出現了一些公國,較大的公國就是北方的諾夫哥羅德公國和南方的基輔公國。在基輔公國時期,基督教教義已傳入俄羅斯,在此之前,斯拉夫人的信仰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雖然西元九八八年,弗拉基米爾一世(Bladimir I)將基督教定為國教,但是原本帶有濃厚神秘色彩的異端信仰還是不斷的滲入基督教教義中,成為一種混合式的宗教思想,這對往後的俄國史有很深遠的影響。 


2.蒙古統治時期(西元1240─1480年)

從西元1240年攻陷基輔,到西元1480年莫斯科公國的伊凡三世終止向欽察汗國繳納稅賦為止,為蒙古對俄羅斯的統治時期,為期240年;不過蒙古民族實際上在俄國活動的時間,前後約達500餘年之久,足見蒙古文化對俄國的影響亦有相當的份量。 蒙古在十三世紀初年由成吉思汗完成各部落的統一後,便積極向各方擴張勢力,成為一橫跨歐亞的大帝國。前後二次西征,建立數個汗國,而統治俄羅斯的欽察汗國(亦稱「金帳汗國」),即是成吉思汗長子朮赤之子拔都所建。欽察汗國首都為薩來,其領域北至窩瓦河上游,西北至諾夫哥羅德一帶,西南至聶伯河甚至到聶斯特河流域,東至烏拉河流域,相當現在歐俄部份的中南部。 蒙古在俄國採取間接統治的方式,主要只要求兩點:徵稅和徵兵。為了徹底推行這些制度,蒙古也採恐怖鎮懾政策,但是就一般說來,蒙古的統治方法仍是和平容忍多於恐怖屠殺,對其境內安份守己的百姓相當保護。其中最為人稱道的便是對於宗教的寬容態度,他們對當地的宗教信仰多不干涉,而且蒙古的統治階層甚至常改信被征服者所信仰的宗教,因此從十世紀末年便傳入俄國的東正教得以在其羽翼下自由發展,並使得東正教的教會地位提高。 而在當時俄羅斯諸侯中表現得最為效忠的是莫斯科公國的亞歷山大•涅夫斯基( Alexander Nevsky),他之前曾率領自己的同胞抵抗瑞典及日耳曼,在俄國人的心目中是個民族英雄。位於聖彼得堡(St. Petersburg)的「亞歷山大•涅夫斯基修道院」建於1710年,就是彼得大帝為了紀念1240年在涅瓦河上大敗瑞典人的亞歷山大而建,當時亞歷山大尚為諾夫哥羅德公(西北方的另一個公國)。  蒙古對於俄國在政治制度和社會文化方面的影響則有:君權神授說、官僚制度、人口調查方法、徵兵徵稅制度、酒類專賣辦法、驛站郵傳制度、法律的概念及秘密警察等,可說為俄國的管理制度立下了一個良好的模範。雖然俄國因蒙古統治而與西方世界隔絕,造成其他方面的落後,但在此政權下外患、內亂都得以暫時停止,秩序安定、商旅往來繁榮,也算是享受了一段難能可貴的和平歲月。 


3.伊凡四世時期(Ivan IV,西元1533─1584年)

伊凡四世是一位評價兩極的君主,史上稱為「恐怖的伊凡」(Ivan the Terrible),因為他以殘暴的手段來加強中央集權、鎮壓人民起義;但他對俄國所作的種種貢獻,如消滅封建割據以促成封建時代的結束、提高王權地位、擴大國家的領域等,卻又是不容忽視的。 1547年,17歲的伊凡四世正式改用「沙皇」(Tsar)的稱號(採用凱撒大帝之名Caser),成為第一位自命為沙皇的統治者,莫斯科公國自此之後便改稱為「俄羅斯沙皇國」。他大肆對外擴張領土,佔領鄰國並將版圖擴張到歐洲,使喀山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和西西伯利亞皆歸併於俄羅斯之下,紅場南方的著名地標「瓦西里教堂」,就是他在西元1552年為慶祝攻克蒙古喀山汗國而建。 伊凡一生娶了7位皇后。第一位皇后安娜史塔西亞•羅曼諾夫(Anastasia Romanov)生了二子,長子亦名伊凡,身心發育正常,是理想的繼承人,卻被其父親於西元1581年在盛怒中失手殺死。俄國偉大畫家列賓的名畫「恐怖伊凡與其子伊凡,1581年11月16日」就在描繪當時情景。 西元1584年,恐怖伊凡逝世,由恐怖伊凡的最後一位皇后瑪麗亞Maria Nagoy所生幼子迪米特里(Dmitry)此時尚在幼齡,於是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仍由羸弱的次子錫奧鐸爾即位為錫奧鐸爾一世,錫奧鐸爾(Theodore)恰恰與其父相反,軟弱、身心不健全,而且沒有子孫,實際政權由錫奧鐸爾的妻兄包利斯•戈度諾夫(Boris Godunov)攝理。 迪米特里於西元1591年不幸夭折,所以1598年錫奧鐸爾一世逝世後就由包利斯•戈度諾夫繼承王位,屹立700年的留里克王朝(Rurik dynasty)也因此宣告結束。 包利斯•戈度諾夫在位7年(1598-1605),是一個上進而且興革頗多的君主;但是,由於社會的不安、飢荒和假借迪米特里之名的西方波蘭人入侵,使得當時人民對包利斯的抵毀多於讚美,與其敵對的貴族更是乘機大加造謠,聲稱迪米特里王子的夭折和錫奧鐸爾一世的死亡皆由其主謀。總而言之,他是一位機敏精明,但卻時運不濟的政治家。包利斯•戈度諾夫的故事現為俄國一相當受歡迎的歌劇,有興趣者不妨前往觀賞。

西年1613年,恐怖伊凡的一房遠親,麥可海爾•羅曼諾夫(Michael Romanov)以16歲之齡,獲選繼任沙皇,於是便建立了羅曼諾夫王朝,開啟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自麥可海爾即位,一直到1689年彼得大帝親政,為期76年,是羅曼諾夫王朝的初期。其中歷經四位君主:麥可海爾(1613-1645)、阿雷克塞斯一世(1645-1676)、錫奧鐸爾三世(1676-1682)及伊凡五世(1682-1689)。羅曼諾夫王朝對俄羅斯的統治延續到西元1917年,共304年。 西元1645年到西元1676年間執政的麥可之子阿雷克塞斯(Alexius),對國家的貢獻已相當卓著,例如他使鳥克蘭重回俄羅斯的懷抱;但是他的成就,若與其么兒彼得的治理相比,則又黯然失色了。這位從西元1672年活到西元1725年的知名人物,是第一位接受「皇帝」封號的俄羅斯君王,歷史上稱之為「彼得大帝」(Peter I the Great)。


4.彼得大帝時期(Peter I the Great,西元1682─1725年)

彼得一世即位後,俄國從此進入「俄羅斯帝國」時期;其在位年代為1682-1725,是俄國史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捩點。 他不同於一般的王儲,自小便脾氣暴躁但積極有活力,成為沙皇後更親赴西歐考察,學習各種造船和建築技巧,培養自己的精英,施行西化政策,使俄國這個原本充滿東方色彩和宗教氣息的保守國家,在教育、軍事、經濟、政治甚至風俗習慣各方面都產生了顯著的改變,讓俄羅斯能夠在西方世界耀武揚威;俄羅斯也從原本被蒙古長期統治且受拜占庭影響甚深的被動地位,邁向現代新興強國之路。與西歐諸國近在咫尺的「聖彼得堡」(St. Petersburg)就是彼得時代創建的西式新都,以作為西方的門戶,所以風格與歷史悠久的莫斯科迥然不同。 但是彼得的改革卻得到了兩面的評價。不僅被評為只是少數人的意願,而且勞民傷財,再加上彼得並不顧慮人民的感受:在建築的過程中他殺了許多工人,吊死反對者,所以當時不論是在上層的貴族、下層的農民,都對其深惡痛絕,甚至有人認為他的西化政策為傳統俄羅斯文化定位帶來了永久危機。 彼得與第一任皇后尤道西雅(Eudoxia Lopukhin)感情不睦,但還是生了一子─阿力克錫斯(Alexis)。阿力克錫斯是一位內向的青年,體質文弱,安靜而不好動,與其父為兩種完全不同的典型,因此常遭彼得訓戒,被罵不成才。但萬萬沒想到彼得為了確保自已的改革成果,決心將反對勢力斬草除根,竟連皇后尤道西雅也遭流放至北疆,親子阿力克錫斯更以隱藏秘密、私逃外國、陰謀叛亂等罪而被判死刑。由俄國畫家蓋(N.N.Ge)的名畫「彼得一世於彼得宮審問王子阿力克錫斯」可窺其一斑。
 


5.中衰時期(西元1725─1762年)

彼得大帝死後,由於沒有子嗣繼承,貴族便訂定許多規定來掌權,一直到凱薩琳大帝(Catherine the Great)繼位情況才改觀。

而這之間為期37年的中衰時期(1725─1762)則有以下幾位君主:

(1)凱薩琳一世(1725─1727)

為彼得一世繼娶的皇后。 


(2)彼得二世(1727─1730)

彼得一世之孫,阿力克錫斯之子。

(3)安娜女王(1730─1740)

由於彼得大帝缺乏直系後嗣,他的姪女同時也是寡婦的安娜(Anne)在西元1730年繼承王位。其時王室窮極奢移、以武力強徵賦稅、實行恐佈統治,這十年是一段黑暗時期。

(4)伊凡六世(1740、10─1741、11)

安娜女王的甥孫,繼位時還沒滿週歲,由其母攝政,在位僅一年即被推翻。

(5)伊利莎白女王(1741─1762)

伊利莎白女王在位26年,是中衰時期諸君中最有建樹的一個。她於1755年創立俄國的第一所大學─莫斯科大學;1766年創立了第一個劇院─聖彼得堡劇院。俄國的著名學者羅曼諾索夫(M. Lomonosov 1711─1765)就是在這環境下產生。羅曼諾索夫為一全才型的天才學者,他寫詩,並將俄文文法系統化,在數學、物理、化學等各方面更有極卓越的貢獻。現今在俄國最著名的莫斯科大學和聖彼得堡大學都可看到他的紀念銅像,可見他在學術界的地位有多麼重要了。 


(6)彼得三世(西元1762年)

彼得三世為彼得大帝的外孫,自小由伊莉莎白女王帶回宮中扶養。其心志亦不健全,至26歲時仍喜好玩紙人遊戲。西元1744年,彼得和一日耳曼貴族的女兒索菲亞.奧古斯塔•弗萊德烈加( Sophia Augusta Frederica)訂婚,索非亞即將來的凱撒琳大帝。彼得和凱撒琳成婚後依然和情婦糾纏不清,並常當眾侮辱凱撒琳。凱撒琳忍辱負重,表面上委屈求全,暗地裡卻聯合近衛軍進行著推翻彼得的計畫。終於在西元1762年7月,萬名近衛軍包圍皇宮,強迫彼得退位。數日後,暴徒闖進彼得三世所住別宮,彼得在一場混亂的打鬥中被殺,凱撒琳也接著在近衛軍的擁護下繼登皇位。

(7)凱撒琳大帝時期(西元1762-1796年)

凱撒琳大帝在位34年,在同時期的歐洲各國帝王中表現傑出,是俄國史中成就可與彼得大帝相提並論的一位女王。 凱撒琳資質聰穎、心思細密,在安定內亂與向外擴張領土方面均手腕靈活、成就傑出。她自小便接受良好的法文教育,在推翻彼得三世後,說法文也一時成為貴族間交際往來的時髦風尚,也因此至今俄文中仍保有許多的法文字。 十八世紀下半期,歐洲進入了「啟蒙運動時代」,人道主義與理性主義受到重視,各君主紛紛以「開明專制」相互標榜,積極不落人後的凱撒琳當然也不例外。其開明思想在西元1776年所頒佈的「上諭」中表現得淋漓盡致,但這篇文件僅是以優美的筆調陳述一個理想的狀態,對於俄國許許多多仍待解決的問是並沒有實際上的建樹。 身為女皇的凱撒琳,雖極有心讓各個階層都能發出自己的聲音,但是由於她並未對農奴制度累積已久的弊端加以正視,甚至有些措施還幫助了農奴制度的擴大,農奴們的苦處無處訴,只有一味地被壓抑,西元1773─1774年的「普加契夫之亂」也因而爆發。 普加契夫之亂的組成者正主要是飽受壓迫的俄國農奴,他們渴望一個自由平等的社會;最後,叛亂的結果失敗了,但凱撒琳也並未因此而心生警惕,反而對農奴更加壓迫。除此之外,叛亂過後,地主紛紛因安全理由而由原本孤立的農莊搬入大城市,並將土地交由屬下看管;這批下屬只要按時繳交地租即可,其他時候則是為所欲為,使得農奴們的痛苦指數有增無減,情況更加惡化。 之後凱撒琳之子保羅(Paul I)繼位,但在位時間只有5年(西元1801─1825年)。因為長期在母后主政的壓力下生存,因此心志不健全,多疑且喜怒無常,行事荒謬,被俄人視為「瘋君」(他甚至曾經妄想遠征印度)。 保羅在西元1801年3月被闖入禁宮的叛軍推翻,並因為拒簽自動退位的詔書而遇害;參與叛變的王諸亞歷山大即位,是為亞歷山大一世。俄國現代芭蕾導演巴利斯.艾爾夫曼編導了一部名為「俄國的哈姆雷特」的芭蕾,這部芭蕾就在敘述凱撒琳和保羅的故事,和他們母子間的微妙關係。 



6.帝俄的滅亡與蘇聯的興衰

當西元1812年拿破崙進攻俄國時,俄國人燒燬糧食和農村,留給法國人的只有嚴寒的酷冬,飢寒交迫的法軍大敗退回法國。勝利替俄羅斯帶來聲望並使俄羅斯開始接觸歐洲,但也導致內部的鬥爭。 一群激進年輕的軍官,懷著對君主立憲甚至建立共和國的憧憬,決定好好利用王位繼承尚舉棋不定的機會,在西元1825年底發動政變,這群後世稱之為「十二月革命份子」(Decembrists)的年輕人被皇室部隊擊潰,有一些人被吊死,大部的人被流放西伯利亞。 西元1840年代見證了俄國知識份子的分裂。認為俄羅斯是專制落後需要改革的西化派有弗薩里昂、拜爾斯基(Vissarion Bellnsky),堅持農奴和專制正是符合俄羅斯拯救基督教和世界的有斯拉夫裴爾(Slavophiles)。西化派形成了激進派,後來變成馬克斯主義及最近的資本主義;斯拉夫裴爾較服從沙皇,成為現在的極端國家主義。 西元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亞戰爭(Crimean War)俄羅斯敗給西方而引發改革,包括西元1861年解放農奴。西元1800年代末期的飢荒,農民暴動,恐怖主義及抗議造成西元1905年改革運動的失敗。 沙皇尼古拉二世(Nicholas II)建立一個進步的國會政體─杜馬(Duma),但卻猶豫不決沒有宣佈明確的方案。因此國會陷入僵局,繼之而起的是西元1917年的二月革命(俄國舊曆為2月但實際是西元3月8日)迫使他在同年3月宣佈退位,改由其弟米亥爾大公(GP Mikhail)繼位,但米亥爾認為大勢已去,未敢接受此一重任,於是又將政權轉移至代表民主的臨時政府。 然而,臨時政府不顧俄國民眾的反對趁機退出第一次大戰,反而向協約國(Allies)保證忠於聯軍,並肩對德奧聯軍作戰。於是組織天才列寧(V.I. Lenin)趁機領導布爾什維克黨(Bolsheviks)在西元1917年10月發動武裝暴動。臨時政府的領袖亞歷山大•凱倫斯基(Aleksandr Kerensky)被收買及冬宮(Winter Palace)受到威脅等因素使得俄羅斯赤化。 十月革命之後(the October Revolution)內戰很快就爆發了,經過三年多的內戰,勝利屬於共黨紅軍,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簡稱蘇聯(USSR)於西元1922年12月正式成立,而列寧在蘇聯成立後不久去世,於是俄共又開始長達八年的內鬥,直到史達林(Joseph Stalln)消滅他的對手,西元1929年蘇聯正式進入史達林獨裁統治時代。 史達林開始實行五年計劃,強迫蘇聯農村全面集體化,並根據地區配額將工人送到西伯利亞的勞改營。國防工業和重工業是優先考慮的事情,因而導致民生物資的缺乏。他的爪牙殺了幾百萬人,在所有世界的領導人當中只有希特勒可以和他匹敵。 在解決了他的高級將領後,史達林在毫無準備下將蘇聯帶進第二次世界大戰。所幸,漫長的冬天加上指揮官喬治蘇克巧妙的戰略(Georgy Zhukoy)幫助蘇聯抵抗希特勒的侵略。西元1945年蘇聯晉升為世界超級強國。盟軍聯合作戰獲得勝利,帶來短暫的共同陶醉感,但是誠如美國大外交家季辛吉(Henry Kissinger)所說「敵人的敵人就是自己的朋友」,一旦敵人消失了,西方民主國家與蘇聯就不是朋友了。西元1946年史達林與邱吉爾兩人的演說是隨後冷戰(Cold War)的開端。「鐵幕」北從波羅的海南到亞得里亞海將歐洲一分為二。 直到史達林在西元1953年3月死去,9月赫魯雪夫(Nikita Khrushchev)被選為蘇共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蘇聯全國曝露在期待已久的「解凍」(thaw)之下。赫魯雪夫上台後,開始清算史達林的暴政,並進行一系列的政策修正,包括減免農村稅賦和鼓勵農業發展。 西元1964年赫魯雪夫遭遇到蘇共內部的抨擊並被罷黜,換布里茲涅夫(Leonid Brezhnev)上台,一直到西元1983年都是布里茲涅夫掌權。布里茲涅夫死後,尤里、安德洛波夫(Yury Andrapov)繼任為蘇共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他聰明過人、天賦異秉,但在位的時間太短,無法展開必須的社會改革事業,這項改革是促使蘇聯停滯的經濟獲得復甦的先決條件,在安德洛波夫突然死去後,契里年科(Konstantin Chernenko)繼任總書記之職。 契爾年柯是布里茲涅夫晚期的追隨者,他努力設法使老一派保守集團復位掌權,但他在位的時間也很短暫,西元1985年米哈伊爾、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上台,開始實施一連串大膽的改革開放措施(glasnost & perestroika),逐步將蘇聯內外政策扭轉過來。 由於人們不滿戈巴契夫的改革及右派分子發動政變失敗,以及波里斯•葉爾欽(Boris Yeltsin)當選為蘇聯迄今最大的加盟共和國─俄羅斯聯邦(Russian Federation)的總統,蘇聯國內政治乃開啟了新一章,進而改變整個蘇聯的結構,導致戈巴契夫在西元1991年年底宣佈辭職,也因此使蘇聯解體,結束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七十歲的生命。


7.民主俄羅斯時期(1991- )

當年葉爾欽站在戰車上帶領俄國人民對抗蘇聯舊勢力,他的熱情演說曾經獲得廣大民眾的支持。然而,權力使人腐化,葉爾欽不但沒有將俄羅斯帶入另一個高峰,全面西化使得俄羅斯社會脫序,經濟上實施「震盪療法」反而將俄羅斯的經濟震垮。西元1999年12月31日葉爾欽送給俄羅斯人民的新年禮物,就是他的辭職,對於俄國人來說,這真是個大獎!相對於當年的叱吒風雲,葉氏竟是如此淒涼的下臺。繼之而起的是伏拉基米爾•普丁(Bladimir Putin),普丁代表著保守勢力,他會將俄國帶向何方?我們拭目以待! 

聖彼得堡的特點何在?大家都認為這是非常美麗的城市.聖彼得堡充滿緊張,刺激. 但是比羅馬,巴黎,阿姆斯特丹等城市年輕,還沒滿300年.這個巨大的新首都誕生是中世紀的俄國和近代史的俄國交界點.彼得ㄧ世在波羅的海邊奠定的城市,是俄國通往歐洲而開的窗口,對歐洲國家而言,是往俄國開的大門.在俄國演變成歐洲或者世界偉大國家的現代化過程,聖彼得堡具有決定性的意義.跟世界其他古老城市不ㄧ樣,聖彼得堡不是ㄧ世紀ㄧ世紀自然地造成,而是在很短時間內,按彼得ㄧ世計劃建設的.涅瓦河岸上的北方首都,他希望能當作歐洲城市的標,這樣的工程有真正的俄羅斯式雄偉氣魄.全國(差不多可以說是全歐洲)參加建設工程,從國外邀請來的設計師,畫家,工匠,商人,海員,聖彼得堡急速的吸引西方文化城市建設的傳統和經驗,這樣就造成了這個都市社會文化現象:歐洲式的城市有俄羅斯特色的格調

聖彼得堡徽上有兩個倒過來的船錨向梵蒂岡市市徽上倒過來的天堂鑰匙.可以這樣說,這兩個城市都是鑰匙,ㄧ種是開啟天界的鑰匙,ㄧ種是地上人間的鑰匙.聖彼得堡當出海口好像給彼得ㄧ世帶來了歐洲文明的鑰匙.俄國歷史上所有的革命都在此城市開始,因為革命都希望把天上的理想在地上落實.

聖彼得堡的名字三變遷:聖彼得堡-->彼得格勒-->列寧格勒-->聖彼得堡
關於聖彼得堡流傳了很多城市末日,毫無前途的預言.歷史好像要保護城市的未來,把城市的名字改了又改.1914-1924年,聖彼得堡名字叫做"彼得格勒"(格勒是俄文"城市"的意思),但這十年是俄國不幸的十年,包括德國戰爭失敗,1917年共產政變,1918年聖彼得堡已不再是首都,1924年又改名成"列寧格勒",進入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和道德. 1991年9月6日全城市公民投票,恢復了原來的名字,看涅瓦河的平靜水流,不能不相信聖彼得堡偉大的前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cky Walk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